许多父母都会问:“孩子,今天道馆里教什么了?你学到了什么?”
但孩子却往往一问三不知,难道孩子一节课都在道馆里混日子,什么也没学到?

		一般在父母的眼中,会唱一首歌、会念一首儿歌、学会了一首唐诗、
		认识了几个数字,这些是学习。其实,可能家长眼中的学习只是文化教育的学习而已,
		而跆拳道却是非常棒的素质教育,练习的内容和幼儿园、学校是完全不同的。
		对于在道馆里的孩子来说,一节课训练中的点点滴滴,
		每个环节、每个活动都是素质教育的学习,
		例如:礼仪习惯的培养(向国旗、教练、同学、父母行礼)、
		快乐的游戏提高智力(热身、素质训练、爆发力训练、协调性训练)、
		集体的团队活动提高情商(责任教育、团队意识、相互沟通与动作展示、
		协作精神培养)都是符合幼儿年龄发展特点的训练内容。
		幼儿在跆拳道馆的每个时刻、每个环节都由教练精心设计,
		争取让幼儿在跆拳道馆的每一分钟都过得富有教育意义。
		概括地说,幼儿在跆拳道馆的训练我们可以相对划分为3大类型,
		一是协调性训练,提升孩子的神经系统感统功能发育;
		二是团队游戏活动,通过热身、比赛、团队互动提高孩子的意志力和竞争意识;
		三是技术训练内容,通过运动来锻炼孩子的体质,
		通过品势来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和耐心等等。  
		身心灵的锻炼在跆拳道教育中一网打尽,
		在道馆活动中可以培养孩子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。 
		对于4~6岁的孩子来说,在跆拳道教育过程中养成良好的礼仪礼貌
		是这个阶段孩子非常重要的核心任务,因为这对他提升社会社交能力、
		适应未来学校的规范性学习都是非常重要的。
		
		
		从进入道馆的那一刻起,孩子就通过向国旗行礼、与教练、
		同学问好,向接送自己的爸爸妈妈行礼,学习最基本的与人交往技能。
		
		
		
		
		
		
		
		进入教馆,教练们会教孩子遵守训练规则,通过团队训练让孩子逐渐适应团队生活
		,这对很多幼儿升入小学前的适应能力有很大的帮助。
		同时我们会耐心地引导幼儿认真训练,教练们不仅亲自做示范,
		引导孩子边训练边巩固跆拳道技术,让孩子养成集中注意力的好习惯。
		
		
		
		
		 
		对于迟到、犯错误的孩子,教练会给予不同程度的惩罚,
		惩罚的意义是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,学会时间管理,
		所以长期进行跆拳道训练的孩子,责任心、时间管理能力都要强于一般的孩子。
		
		
		
		
		跆拳道运动本身就是一项具备安全保护能力的项目,
		根据韩国体育大学的数据研究显示:经过3年以上跆拳道运动训练的幼儿,
		在骨密度、肌肉密度、反应能力等方面有大幅度提升,
		遇到意外摔倒等突发状况时能够降低受伤的几率,
		在受到恶意攻击的时候,
		受过跆拳道训练的孩子们也能够灵活的躲避和奔跑。
		
		
		
		
		每周保持至少两小时以上的跆拳道训练,可以综合发展孩子走、跑、跳、平衡、
		协调性等全方面的运动能力,锻炼并提高孩子的逆商,
		培养坚持不懈的品质,让孩子具备阳光、积极的心态。
		每次接孩子的时候家长可以这样问,弄清孩子学了什么?
		能教教妈妈你们训练的内容吗?能把今天训练到内容也教爸爸吗?
		
		
		爸爸妈妈们,千万别小看这些细节的教育,
		这些本领让孩子从成人的庇佑中走出,
		成为一个可以自理自立的人,这些好的能力与习惯一旦形成,
		将会对孩子终身的生活、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。宝贝入道馆以后,
		社交范围比原来大了很多,他们逐渐从依恋一两个固定的抚养人,
		转变成喜欢和师兄弟、队友们一起做游戏。
		在和道馆同学的游戏过程中,可以与不同年龄形成朋友圈,提高社交和沟通能力。
 
 
    
 
     